临近各校开始保研,据我们最新的消息: 今年保研局势巨变,推免系统开放提前,预推免时间压缩。 目前有不少高校公示了推免资格评定办法和名额分配情况。 整体来看,四非、双一流(非985211)高校涨幅明显,新增推免资格高校的名额也比预想的乐观。除了普保名额继续上涨,今年的保研支团名额更是史诗级大扩容,不少高校的同学都反馈自己学校研支团名额翻倍上涨,这对想通过支教保研本校的保研er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 根据各个学院推免公示文件,上海海洋大学2026年普通推免指标359人,较去年增加了约27%。其中,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推免指标达到43人,涨幅达到惊人的38.7%。 学分绩统一以学生首次参加课程考试的成绩计算(如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者,按不及格原 始成绩计算学分绩),返校未满一年的交换生以现有课程成绩 计算。缓考课程的学分绩按实际得分乘以 0.9 计算(因公缓考的课程学分绩按实际得分计算)。不得以任何形式专门组织遴 选推免生的考试(包括笔试、面试等)。 人工智能学院规定,除总学分及毕业论文要求外,已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本科特招高水平运动员班学生 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执行《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学籍管理细则》相关规定)。 原则上学生所获教务系统学分绩计算数据排名处于所在专业前 70%(此条为参与 推免资格竞争的基本条件,是否能获得推免资格,按照推免综合学分绩排序及学 院推免名额最终确定)。 根据南工大应急管理学院2026年推免实施细则规定今年可推荐7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且可按应届毕业生人数的0.5%(四舍五入)确定候补。 今年很多学校公布的研支团、推免指标较往年都有大幅增长,这为大量保研边缘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同时,教育部官宣新增67所推免资格高校,对于诸多双非、四非院校的学子而言,曾经遥不可及的保研梦,正逐渐照进现实。 新增名额多集中在层次较普通的院校,而部分985、211高校的普通推免名额反而出现缩减情况,有同学反馈“我们学校985反而降了”。不仅如此,理工类专业名额增幅普遍显著,而部分人文社科专业则面临名额紧缩的态势。 这一结构性变化直接加剧了保研生态“向下沉淀”的效应。 这意味着,虽然保研资格的“总量池”扩大了,但资源的分布却极不均衡。顶尖高校的门槛不降反升,而中低层次院校的内部保研名额激增。其结果正如一位四非院校同学犀利指出的那样:“四非边缘人继续保四非?四非上沿人去的学校也变差,0个四非人受益”。优秀生源向上流动的通道已经逐渐收窄,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 更复杂的挑战在于录取环节的名额竞争。有同学反映:“导师明确和我说今年政策,老师招考研的学生一半以上”。需要理性看待的是,个别导师的招生倾向并不能代表整体趋势,从普遍情况来看,由于推免生通常已具备较强的学术基础和科研潜力,多数导师仍对其青睐有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