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骑行博主“哈雷小姨”因车祸去世,一度引发网友对骑行的热议,有网友认为骑行是对生活的热爱,但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质疑骑行行为过于危险。近日,记者与一位年轻的骑行博主金女士取得联系,她向记者讲述作为机车博主的日常。 在上海工作的金女士是一位有着多年骑行经验的仿赛摩托车骑手,在工作之余她也是一位拥有一定粉丝数量的骑行博主。 “2022年开始接触骑行,一开始只是看到有人骑,觉得自己也可以学,万一以后有用,后来发现很帅,也慢慢喜欢上了,也可能是某个瞬间吧。”金女士笑称,最开始学摩托车本也一度源于牌照可以保值的经济因素。 不过金女士表示自己的家长很开明,对于自己“先斩后奏”的买车行为,最终表示理解,“尊重我的爱好,只要我保障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骑。” 金女士介绍现阶段她骑行主要有两个目的——通勤、爱好。“上下班的时候会骑,因为我不住在市区,上班通勤不是很方便,就会骑车,来回通勤的骑行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同时,每周基本上会抽一天时间和朋友去周边地区骑车。” 此外,金女士还表示,目前自己也会不定期下赛道骑行:“偶然一次机会参加赛道活动,发现在赛道可以结识一些圈内专业人士、学到更多知识,另外跑赛道也更安全,就开始喜欢上了。” 金女士认为,骑行对在外地打拼的她而言,是生活的调味剂和平衡器,对自己的心态有不小的帮助,“刚开始骑行的时候,上路也比较害怕,在路上碰到了交警,他们会热心提醒我让我注意安全,戴好护具。” “比如技术型的博主,以技术、经验分享为主,可能对骑行经验、阅历要求多一点,年龄上相对大,另一类像变装博主,他们的年龄可能稍微小。” 不过,金女士觉得,多数摩托车博主也存在一定共性特点,比如体现帅气,也确实会注重身材、外貌,“身材好的可能会秀一下身材。” 作为骑行博主,金女士表示因为自己有正式工作,做骑行账号并非全职,对待流量和收益的心态相对平淡,流量存在一定随机性和运气。 “我知道有百万粉丝的专职女骑博主,她们会有策划或者有公司帮忙,写好脚本,再约一些骑手出去拍摄。我没有那么复杂,有时候会跟一下热度,没想到某一个视频可能就火了,可能这次的素材拍够了,下周剪辑也会使用。” 就像每一位普通人一样,在上班与骑行之余,金女士也会像每一位女生一样,外出旅游、打网球、看展……“我这边还好,有的女骑可能会遇到陌生人私信,会造成一定困扰。” “我看到的事故,是跑山出事较多,这与跑山赛道弯道多等因素有关。”在金女士看来一些骑手出事是因为经验、路况、车况等综合因素: “如果车速太快会来不及反应刹不住车,毕竟摩托车是肉包铁,发生事故后,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更大,有骑手不太注重防护,不戴头盔、护具,也会导致受伤。像下雨打滑、铁板路、部分白线,四轮车辆没有两轮摩托车的感觉明显,对于机车而言,这种情况稍微压弯失误就可能会出现事故。” 此外,金女士还认为走神对于每个阶段的骑手来说都是一种颇为危险的现象,一些因走神出事的人可能并非新人,而是有着几万公里以上骑行经验的老手。 作为骑行博主,金女士表示,拍摄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情况并不多,“可能看起来速度很快的追焦拍摄,其实是经过了后期加速,此外在地段选择上,多数骑行博主会选择相对空旷、简单的封闭场地拍摄,这样对自己安全,拍出来的效果也更好。”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摩托车博主因意外去世的情况,仅2025年便出现骑哈雷的小姨、周伟、张金成、小祝慢慢骑等骑手博主去世的消息,甚至有网友制作了所谓的“骑手圈死亡录”。 对此,金女士认为,相较于四轮机动车,摩托车对于一些人来说仍然属于小众圈子,这层属性也导致部分人对骑行圈的态度存在一定偏见,个别事故也会引起一定轰动。 “比如,有时候摩托车正常行驶出事,有人还是会觉得是摩托车有问题或占主责,有的人在印象中就会觉得,只要骑摩托车就是飙车党,所以有事故,就会抨击摩托车主。” 对于近期有女骑手去世再次引发部分网友的热议,金女士认为,在相对小众的骑行圈,女骑数量更少,出事后很大概率会引发外界关注,加上少量“摩媛”、有个别骑手穿着过少等行为的出现,便出现了这种情况。 金女士表示,无论骑行出行还是骑行拍摄,希望每位骑手都要穿好护具,不要一味图帅,选择自己能驾驭的车型、路况,如有可能,系统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向老骑手多学习,这样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才能有一定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