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3 日消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将近期完成升级的先进光子源(Advanced Photon Source, APS)与“极光”E 级超级计算机(Aurora exascale supercomputer)相结合,旨在加快高性能电池的研发进程。 据IT之家了解,该项目的长期目标是构建一个“自主研发循环”:人工智能(AI)将在这一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借助上述两大设施开展试错实验,对新研发的电池材料进行分析。 当前,新型电池材料的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从电动汽车、电网储能,到航空、海事保障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池已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能源未来的核心。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池需求,研究人员必须在电池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实现突破,从而降低对关键矿产资源的依赖。 阿贡国家实验室能源储存科学协作中心(Argonne Collaborative Center for Energy Storage Science, ACCESS)主任文卡特?斯里尼瓦桑(Venkat Srinivasan)表示:“无论是陆、空、海上的交通出行,还是电网、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电池都将是驱动现代社会运转的关键技术。” 先进光子源(APS)是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DOE Office of Science)下属的用户共享设施,最近完成了一次全面升级,将其 X 射线束的亮度提升了高达 500 倍。 这一突破性升级让研究人员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细节观察电池材料 —— 不仅能分析正极和负极的特性,还能捕捉可能影响电池性能的微小结构缺陷。 阿贡国家实验室 X 射线科学家斯特凡?福格特(Stefan Vogt)解释称,升级后的 APS 可实时观测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且精度远高于以往。 在这一协作体系中,“极光”超级计算机负责处理计算任务,其配备了超过 6 万个图形处理器(GPU),每秒可完成超过 10 的 18 次方次计算,是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 E 级超级计算机之一。 据估算,先进光子源(APS)每年在各科学领域产生的数据量将超过 100 拍字节(petabyte)——1 拍字节的数据容量约相当于存储 1 万至 10 万个“人类大脑”所包含的信息。 为打通数据传输通道,阿贡国家实验室在 APS 与“极光”之间搭建了每秒 1 太比特(terabit)的高速网络连接,确保数据实现无缝、高速传输。这一技术支持让研究人员能在实验进行的同时,同步处理产生的数据。 阿贡国家实验室设想打造一个“自主实验室”:新研发的电池材料将通过 APS 进行测试,数据由“极光”实时分析。借助“AuroraGPT”等 AI 模型,该系统还能预测并推荐下一步值得研究的材料。 先进的 X 射线光谱技术可揭示镍、钴、锰等常见正极材料的电子状态,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这些元素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行为规律。 借助阿贡国家实验室研发的机器学习模型“PtychoNN”,科学家可从干涉图案中实时重建图像,而“极光”超级计算机将大幅加速这一过程。 阿贡国家实验室 X 射线科学家马克?沃尔夫曼(Mark Wolfman)解释道:“叠层成像技术不依赖传统透镜,而是利用光束的相干性工作。我们通过探测器捕捉复杂的干涉图案,再从中提取出图像信息。” 他进一步补充:“在探测器上,你看不到被观测物体的直接影像,只能看到一系列干涉图案。我们需要通过反向推导,才能还原出物体的真实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