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间,我不禁脑补了一幕——顶着爆炸头,在菜市场大声吆喝“来咯,麻辣鸭脖来咯”,然后被初中同学路过偷拍发到班群里,配文“前学渣,现小摊主”。 我们班有个哥们,成绩常年维持在倒数五名,家里人都劝他早点考虑职校。他突然有一天觉醒了,买了两套《5年中考3年模拟》,摆在桌上一动不动。 我问他:“你真的想学啊?”他说:“我在等气氛。”后来我发现他气氛等了一个月,等出了《五年高考三年吃灰》。每次有人在自习室看书,他就过去凑热闹,装模作样翻几页,嘴里还念念有词: 到中考前两个月,他终于开始刷题了,结果发现自己连化学元素表都没背全,连“氢氧化钠是碱”都能背成“氢氧化钠是点”,把我笑成电鳗。 可偏偏她老爹是个狠人,直接请了个家教住家辅导,还每天定点喂她鸡汤。“别人努力你努力,叫公平竞争;别人努力你躺平,叫活该落榜。” 说实话,我物理曾经学得比我爸追的抗战剧还烂,力学那块完全看不懂。有一次做题,明明是算斜面摩擦力,我脑子里全是“这不是牛顿的错,这是我的命”。 有回他给我出了一道压轴题,我一脸懵逼,他说:“你先别算,你先问问它在说啥。”我一听顿悟,原来不是我不聪明,是我太急于上手,脑子还没转题就先开始瞎算。 别傻了,光靠课堂就能逆袭,那抖音英语区怎么那么多百万粉?我之前刷到个博主特别有意思,讲语法像讲脱口秀,一个定语从句都能整成综艺段子: 如果你连这一次都不拼一下,将来大概率就会在流水线、外卖站、装修队里补作业。不是瞧不起职业学校,而是你知道自己压根不想走那条路。 我爸甚至跟亲戚打赌:“要是他考上重高,我直播剃头!”中考成绩一出,全家炸锅了——我真的考上了重高。我爸兑现诺言,在客厅直播剃了个“快乐小平头”,边剃边唱《好运来》。 中考完我去工地打了个暑假工,一天搬30袋水泥、上八楼没电梯,每晚回宿舍腿像灌铅。最扎心的,是一个刚满18岁的小工对我说:“你以后读书别嫌苦,等你像我一样晒脱皮,你才会明白,教室再闷也比脚手架安全。” 初三这一年,你需要的不是天赋,是一股子“哪怕头破血流也得站起来”的狠劲。方法是干货,心态是燃料,你得先从心里相信——你值得一个更体面的未来,才会愿意卷起袖子去抢回来。 不过,我不建议你马上删掉手机、不刷短视频、不玩游戏,因为你一定会反复,但至少你能给自己一个目标——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也不白活这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