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京东发布公告称,决定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向欧洲消费电子产物零售商MediaMarkt及Saturn的母公司CECONOMY AG所有股东作出自愿公开收购要约,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并建立战略投资伙伴关系。 而在10天前,也有消息称京东将花费40亿港元收购香港超市品牌"佳宝食品超级市场",该报价已经包含了佳宝的零售网络和物业,且双方在4个月前就已签约。此次收购设置3年过渡期,京东将在此期间暂不介入日常管理。 据了解,在京东发布收购公告时,CECONOMY AG也于当地时间7月30日宣布与京东签署投资协议,称计划同京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加速当前增长,抓住新兴市场机遇。 当前,CECONOMY旗下拥有 MediaMarkt 和 Saturn 两大知名品牌,已经是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领域的头部平台,在欧洲12个国家拥有超1000家门店,销售电脑、手机、家电、无人机、户外设备等各种产物。 但与京东不同的是,Ceconomy只有约1/4的业务产生于线上渠道。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CECONOMY销售额下降1.6%至52亿欧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1000万欧元。同期,CECONOMY线上销售额增长7.4%,达到近13亿欧元。 即将被京东收入囊中的佳宝,成立于34年前,以平民超市为定位,主营急冻家禽肉类、海产、蔬果以及粮油杂货等产物。目前,佳宝在中国香港约有90家门店,员工总数超1000名,并拥有20-30间商铺资产。 不过,由于是非上市公司,佳宝具体的经营情况不得而知。但过去几年,香港零售业恢复缓慢,佳宝创始人林晓毅还曾出售物业以帮助佳宝渡过难关。比如在今年7月,林晓毅以1700万元售出一个佐敦住宅单位,该物业已由林晓毅持有约12年。 就在京东宣布收购CECONOMY的前一天,国内超市巨头永辉超市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募集最高39.92亿元,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门店升级改造、物流仓储升级改造、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 而就在几个月前,京东才清仓了此前大手笔押注的永辉超市。今年3月11日,永辉超市公告称,股东京东世贸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2.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94%。 2015年,京东首次投资永辉超市,以每股9元入的价格投入约43亿元,获得10%的股权。到了2021年三季度末,京东对永辉持股比例一度超过13%,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10年间,双方在供应链、仓储、物流和O2O业务上展开合作,但近几年,永辉业绩却开始逐年下滑。2021-2024年,永辉累计亏损超过90亿元。而赚钱的日子似乎还看不到头,永辉预计,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3亿元。 有行业分析称,在京东持股比例不算高的情况下,双方并未能在供应链、数字化等业务上实现彻底的分享和交流,再叠加山姆等品牌在国内的崛起,永辉的线上化和转型毁誉参半。 长期以来,香港的线下零售渠道占有巨大优势,线上渠道的渗透率较低。但现在,线上渠道在当地的渗透加速。Statista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香港地区的电商用户数量将达到650万。 在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巨头不断布局香港市场的情况下,京东在当地的确需要一个实体零售平台作为抓手,反哺线上,进一步实现本地化。 而通过收购佳宝,京东有望获得相应的品牌背书以及供应链体系,快速切入香港的各类高频地消费场景,同时控制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公开资料显示,佳宝在香港拥有自建物流和分货体系,80%货品直接从厂家采购。 而不同于和永辉的合作,有爆料称,京东在收购佳宝后,持股比例将达到70%,同时设置过渡期。这意味着,京东有着足够的话语权以迅速推动佳宝与自身业务的融合。 随着内地电商增量放缓,对电商公司来说,香港市场不仅是有待开拓的增量市场,其国际贸易枢纽的地位,也被各平台视为加速全球化的重要跳板。 2024年9月,京东宣布在香港投入15亿元,用于商品价格、物流补贴、服务优化;2025年3月,京东在香港宣布启动新一轮投入,包括家电类商品的补贴;2025年4月,京东启动的 "港澳商家招募计划",截至2026年3月,香港本地商家入驻京东APP港澳站可免年费及佣金,并享受流量扶持和运营指导。 今年7月初,阿里系的菜鸟宣布,香港供应链中心全面开放,面向全球品牌及商家提供服务。根据媒体报道,该中心位于香港,提供全球转运、跨境B2B与B2C仓配一体化服务,支持快消品、3C数码、食品等常规商品以及带磁、带电等特殊品类。 近年来,京东正在不断加码国际化业务,相继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地进行布局。以欧洲市场为例,目前,京东旗下欧洲全品类在线零售品牌Joybuy已在英国试运营。2022年,京东在荷兰启动B2C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销售生鲜、电器、美妆、母婴、家居用品等,提供上门配送或自提服务。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洲品牌商品在京东的销售额达数百亿元。7月25日,京东还宣布正式启动"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未来三年内,将通过跨境模式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并助力其达成累计100亿元的销售增长。 目前,京东在海外仓储物流的布局也更加完善。截至2024年底,京东物流拥有超10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海外仓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 而京东收购CECONOMY的意图显而易见。若此次收购最终成行,京东在欧洲的物流中心或将释放更大效能,进一步加速其国际化布局;而CECONOMY也能借助京东在物流及供应链领域优势,推进其从传统零售商向电商模式的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