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理想汽车的第二款纯电动车型i8正式开售,定价32.18-36.98万(Pro版售价32.18万元,Max版34.98万元,Ultra版36.98万元),比预售价(35-40万)便宜3万左右。消息公布后,美股股价盘前一度上涨6%。 尽管定价不算激进,Pro、Max版与同规格的理想L8同价,Ultra版还便宜1万元,但从7月17日开启预订至今,理想港股股价已累计上涨6%,截至发稿,其最新市值为2270亿港元。市场为何看好? 一位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人对「定焦One」分析,理想公司的股价走势,既取决于能否提升L系列销量,也要看i8市场的反响——“(如果)这张牌打不好,后续i6更难出牌”。 所以我们最近看到,李想罕见高频出镜,理想汽车也为i8上市动用了几乎所有资源,比如5C超充网络的加速建设,以及与宁德时代在麒麟电池供应上的深度合作(部分版本使用欣旺达电池)。 花旗银行此前预测,如果i8最终定价低至30万元,月销量可达8000-9000辆。但按照目前的价格来看,多位受访者认为,月销量达到4000-5000辆就算成功。 相比之下,9月将上市的i6才是走量关键。“2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细分市场,规模达到210万辆,这个市场还没被充分开发。”上述投资人称。 32万元出头的起售价,将它推入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战场:既要正面迎接乐道L90的价格冲击、问界M8纯电版的技术压制、特斯拉Model Y L的品牌威胁,还要应对“上下夹击”:下有昊铂HL、小鹏G9等更有性价比的车型,上有传统豪华品牌电动化产物的潜在威胁。 有投资者认为,对于现在的“蔚小理”来说,新车型的销售(理想i8、蔚来子品牌乐道L90和小鹏G7)比盈利更重要。某种程度上,i8不仅关乎理想的未来,也会影响新势力在高端纯电市场的话语权。 对于理想i8而言,正面交锋的战场主要集中在30-40万元的纯电SUV市场。乐道L90、问界M8纯电版,以及特斯拉Model Y L,三个对手分别从价格、技术、品牌三个维度对理想i8有一定威胁。 蔚来子品牌乐道推出的L90算是新晋对手。27.99万元起的整车购买价格,19.39万元起的BaaS(电池即服务)租电方案,这种定价直接将30万元级产物拉到20万元出头,对传统定价体系形成冲击。 对比产物力,乐道L90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理想i8。比如,除了便宜,空间更大、还能换电;乐道L90提供6/7座的灵活布局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线下探店的情况也能侧面反映两车的竞争态势。「定焦One」注意到,双方的销售人员都非常了解对方的产物,并据此准备了针对性的话术。 当然,乐道L90对比理想i8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一个新品牌,乐道在市场认知度和用户信任度还需要时间积累。BaaS模式虽然降低了购车门槛,但也增加了用户的长期使用成本。乐道L90的产能爬坡和交付能力也有待验证。 在价格、产物定位和目标用户方面,它都与理想i8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虽然在续航能力方面,问界M8纯电版的705km可能不如理想i8的720km,但在一些潜在受众看来,问界M8纯电版的最大优势还是华为的技术加持,比如鸿蒙车机系统、辅助驾驶系统,以及与华为生态的融合。 从此前的市场表现来看,问界系列已经对理想汽车造成了不小的压力。2025年上半年,在售价25万至35万元的最畅销中大型SUV中,问界M8以3.5万辆的销量位居第一,理想L8以2.8万辆位居第二。 这种销量对比,再加上问界M8纯电版72小时内订单突破1.5万台的热度,直观地反映了问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过,市场担心问界M8纯电版会受制于产能。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依然是任何本土品牌都难以忽视的。尽管Model Y的月销量从巅峰时期的5万辆下滑到目前的4.5万辆左右,但这种下滑更多是因为产物老化和竞争加剧,这款车依然主导着中型和中大型纯电动SUV市场。 Model Y L的推出,就是特斯拉应对市场变化的对策之一。从产物定位来看,它直接瞄准了理想i8的核心市场。6座布局、更大的车身尺寸、更长的续航里程,这些都是中国家庭用户关心的要素。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可能会吸引那些对智能化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除了正面竞争,理想i8还要面对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潜在竞争。向下,是一些品牌力和产物定位可能不如i8,但产物力不错、价格更低的车型;向上,是电动化起步虽晚但品牌底蕴深厚的传统豪华品牌。 小鹏G9是代表性产物。作为小鹏汽车的旗舰SUV,G9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有明显优势,在续航能力方面,G9的CLTC续航里程达到702km,与理想i8的720km相差不大。 不过,小鹏G9(售价区间为24.88-27.88万元)的价格优势明显,相比理想i8有5-12万元的价格差距,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希望体验高端纯电SUV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昊铂HL作为昊铂品牌独立运营后的首款旗舰SUV车型,产物定位与理想i8、问界M8接近,都是面向家庭用户的大型SUV。其26.98万的起售价比i8低5万以上,以及终身免费充电等权益,可能会吸引一部分注重用车成本的家庭用户。 更大的威胁可能来自20-30万元价格区间的纯电SUV集体,比如比亚迪唐EV、蔚来ET5 SUV、极氪001等车型。这个价格区间的产物虽然在定位上可能不如理想i8高端,但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技术的进步,产物在续航、智能化等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与30万元以上产物的差距正在缩小。 蔚来ES8与理想i8都锚定“高端纯电6座SUV”市场,不过,ES8起售价49.8万元,目标用户集中在商务人士和高净值家庭,i8则通过15万元以上的价格差,覆盖更广泛的中产家庭用户。 我们以下半年即将推出的奔驰GLC纯电版为例来看,它与理想i8的价格带有部分重叠,智能化和整体续航方面可能不如理想i8,但对于那些追求品牌调性和社会地位的用户来说,豪华品牌的光环足以弥补这些不足。特别是在商务用车场景下,BBA的品牌价值是新势力品牌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动化转型的深入,传统豪华品牌正在加速推出电动化产物,且与新势力品牌对比,其在品牌力、渠道网络、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明显。 理想i8最大的机会在于差异化定位。相比乐道L90的价格优势、问界M8纯电版的技术优势,理想i8试图在家庭用车的细节体验上做文章,在座椅布局、储物空间、第三排舒适性等方面都做了针对性优化。此外,成熟的充电网络、VLA技术的应用,也是差异化优势。 在汽车市场,时间窗口很重要。刘凯认为,如果i8能在竞品大规模上市前建立起一定的市场地位,后续i8和i6的竞争都会相对容易一些。 但这个时间窗口并不长。下半年众多六座车型的密集推出(特斯拉Model Y L、问界M8纯电版、乐道L90、极氪9X等),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暂时推迟购买决定。“大家都想看看更多的选择,这对于已经上市的产物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销量压力。”李华表示。 结合近期市场情绪和预订势头,多位受访者对理想i8的销量判断相对保守,但也理性。“按照30-50%的订单转化率来看,i8的月销量能稳定在4000-5000辆左右就算成功。”一位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人称。 2024年,大型SUV的销量仅为30万辆,而中大型SUV为140万辆,中型SUV为330万辆。目前全尺寸SUV市场由问界M9和理想L9增程式电动汽车主导,而纯电产物由于较难同时满足大空间+长续航+合适定价,供给明显不足。 这组数据对比说明,理想i8所在的大型SUV市场容量有限,但可能是大部分用户还在观望,随着产物供给的增加和技术的成熟,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主要的增长机会来自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的升级用户,其中大部分目前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内燃机汽车(ICE)的车主。这部分用户对纯电产物的接受度正在提高,但需要合适的产物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具体到理想i8,它最有可能抢夺的市场份额来自几个方向:理想汽车L系列存量用户转化、追求品质但对价格不过分敏感的家庭用户、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化产物用户,以及那些对性价比竞品的品牌力不够信任、对辅助驾驶技术复杂度有顾虑的相对保守用户。 但理想i8很难抢夺的市场份额也很明显: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用户可能选择乐道L90;对智能化有极高要求的用户可能选择问界M8纯电版;追求品牌影响力的用户可能选择特斯拉或传统豪华品牌。 i6才是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真正走量车型。有机构预测,i6以特斯拉Model Y为基准,起售价约25万元,预计月销量在1-1.5万辆之间。它的主要竞品包括小米YU7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