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广汽集团披露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完成增资后,公司直接持有华望汽车71.43%股权,通过广汽埃安间接持有华望汽车28.57%股权(即广汽集团100%控股华望汽车)。 作为广汽集团斥资15亿元设立的华为合作载体,华望不仅承载着广汽集团进军30万元级高端智能汽车的使命,还背负了广汽集团扭转困境的任务。 由于行业剧烈变革,广汽集团正面临销量下滑、利润由盈转亏的困境。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更是宣布公司已进入“战时状态”。 这句沉甸甸的宣言背后,是广汽集团面对新能源浪潮冲击的生死突围。《汽车K线》认为,广汽集团明晰战略方向后,很有可能像上汽集团那样,扭转战局。 8月19日,首搭广汽集团自研的“星源增程”技术的昊铂HL增程版上市,主打油电高效转化与亏电动力保障,为广汽集团开辟了新赛道。 根据公告,2025年前7个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87.48万辆,同比下滑12.89%,在《汽车K线》统计的18家中国主要车企集团中跌幅较高。其中,7月销量为11.95万辆,跌至近10年销量低点。 不过,《汽车K线》认为,本田看到日产和丰田在中国接地气地推出国产新能源汽车后,也势必将会有所作为。众所周知,本田汽车属于技术派。 今年7月,广汽丰田销量为5.8万辆,同比增长8.23%;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为40.27万辆,同比增长3.36%,放在整个中国汽车合资公司也是非常优秀的表现。 《汽车K线》今年走访丰田常熟研发中心,首次见到丰田宣布在中国RCE制度的几名中方工程师,他们对中国消费者的深刻理解,也体现在广丰热销的铂智3X上。 “华望作为广汽与华为深化合作的关键落子,携‘广汽制造+华为智能’优势冲击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市场,是‘番禺行动’改革的重要一环。”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华望项目开发攻关动员会上表示。 除了与华为深度合作押注华望汽车外,广汽集团从未停下自我革命的步伐,舍弃拖累的产能、技术偏见、封闭的研发体系、合作主导权、短期利润等自救,并不断积蓄力量。 目前,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混动技术取得多项突破,如第二代机电耦合系统GMC2.0可兼容多种能源系统,全固态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超400Wh/kg,将于2026年量产搭载,为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智能化领域,广汽集团2025年将推出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此外,广汽集团还与滴滴合作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或将于2026年实现规模化运营,有望在智能驾驶领域占据先手优势。 从联手华为打造高端智能新品牌华望,到自研星源增程、固态电池、L3/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多点突破,广汽集团在“战时状态”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速度进行自我革新。 这场融合外部顶尖合作与内部技术攻坚的转型战役,将决定广汽集团能否在新能源浪潮中成功突围,重塑竞争力。前路挑战巨大,但变革的号角已然吹响。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曾依靠合资巨帆航行的战舰上汽集团,通过一系列变革,在新能源风暴中掉转船头,如今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