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次会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组团”赴华盛顿给泽连斯基撑腰的几位欧洲领导人也松了口气。 今年2月,白宫曾上演一场灾难性的“特泽会”。在激烈争吵声中,泽连斯基被斥责为“对美缺乏尊重”,来不及享用午餐就被“请”出白宫。 这一次,泽连斯基显然“求生欲满满”,开场白前10秒说了4次“谢谢”。吸取教训的他还脱下军衣,换上更正式的黑夹克,连上次质问他的记者都送上一句“非常帅”。 有评论称,欧洲七巨头组成“天团”,表面是防止泽连斯基“翻车”,但真实目的在于确认特朗普的重大立场转变——他已与普京达成共识:结束战争的最佳方式是直接达成一项和平协议,而非停火协议。这与欧乌主张“先停火”的想法相悖。 第一,再谈。下一步将筹备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乌方强调,包括领土等议题在内的所有敏感事项将在三方领导人会晤时讨论。 第二,保障。特朗普确认美国将帮助欧洲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具体形式依然模糊。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17日称,俄方同意美国可以向乌克兰提供类似《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俄方尚未回应这一说法。 第五,通话。特朗普在多边会晤中途突然中断讨论,起身给普京打电话。俄方称通话持续约40分钟。特朗普表示,他已开始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的双边会晤,地点待定。随后将举行美俄乌领导人会晤。 第一,虽然美俄元首会晤后,乌克兰危机相关方的分歧依然很大,但停火谈判正缓慢推进,包括随后有望举行三方领导人会晤。 第二,泽连斯基访美虽未见实质性突破,但美乌矛盾激化的情况得以避免。美国在军援、情报等领域对乌方的支持应该不会中断。 第三,美欧乌三方确立一些基本原则。例如,美国愿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再如,欧洲不希望特朗普“随俄而动”。欧洲的目标虽未完全实现,但至少保持了事态稳定,没有出现恶化或巨大波折。 张弘认为,当前战和进程的主动权掌握在俄罗斯手中,特朗普也只能随着俄罗斯的方案而采取动作。而今,美国允许边打边谈,是对现实的默认。乌克兰危机升级三年多来,停火始终没有实现,只能让双方在战场和谈判桌上通过博弈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 特朗普在会晤中没有提及相关条款,也未言及保障内容更多细节。泽连斯基在会晤后表示,未来10天内将制定出乌克兰安全保障有关细节。 目前围绕安全保障有各种各样的猜测。美国前驻德国大使詹姆斯·宾德纳格尔周一表示,安全保障将允许西方(而不是北约)的部队驻扎在乌克兰。该说法被俄形容为“文字游戏”,因为美西方本就是北约的主要力量。 条件包括:一,乌克兰要做出让步并实现停火。二,必须顾及俄方安全关切,俄方已表示有权获得“有效安全保障”且应比上世纪“北约不会东移一寸”的承诺更可信。三,美国是要收取保护费的,可能以欧乌向美国军购等方式实现。 知情人士透露,泽连斯基在此次会晤中并未断然拒绝“领土交换”提议,可能会考虑“按比例交换”方案。乌方此前坚持在领土问题上不让步。 张弘指出,未来俄乌在领土问题上是有商议余地的。俄方的方案(据传其提出占有顿巴斯和克里米亚,换取扎波罗热、赫尔松等方向停火)不一定是最终方案,但可能作为谈判的基础。 美国方面,它至少现在不再把乌克兰逼到墙角,而是给它“打下去”或“接受现状”两种选项。同时在安全保障上附加多重条件,不提供“免费午餐”。 “和平的前景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局部战争对美国军工利益集团很有诱惑力。只有地缘政治压力才会使资本流入美国。”张弘说,“俄乌冲突也是特朗普拿捏普京的筹码,边打边谈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榨取俄乌冲突给美国带来的战略收益。” 俄罗斯方面,2022年最艰难的阶段已渡过,目前政治、经济、军事状况较为稳定,莫斯科占据博弈的主动权和优势。特朗普在18日多边会晤期间突然与普京通话,进一步表明两个大国间的沟通十分顺畅。 接下来,在军事上,俄罗斯或将继续扩大战场优势、推动外交谈判。在外交上,美国与乌欧之间的分歧也为俄方提供谈判空间。 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在领土问题上“打太极”——在不愿接受条件的问题上采取拖延战术。乌克兰也学会了与特朗普打交道的诀窍,设法维持美乌关系稳定。 欧洲方面,它在俄乌问题上态度依然强硬,欧洲大多数国家将乌克兰的安全利益与自身未来安全相绑定。欧洲把外交重心放到“攻略”特朗普身上。 “现在欧洲最关心的可能还不是上桌不上桌的问题,而是要防止特朗普‘背叛’,即按照俄方定下的原则结束冲突。”张弘说,“欧洲认为战和进程可以拖,但不能降,要通过‘大阵仗’施加外交影响力。” 总的来看,白宫会晤“追求和平”的表象下,充斥着角力与算计。特朗普的“边打边谈”、欧洲的“疑美”焦虑、俄罗斯的战场施压、乌克兰的左右腾挪,将俄乌局势推向更复杂的博弈场。和平的答案,仍藏在各方的极限拉扯与妥协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