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电力,而且还要清洁的新能源电力,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危机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能源安全、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战略。 就在全球科技巨头还在为绿电争得头破血流时,一家叫山高控股的中国公司却在悄然间,完成了一场横跨电力和算力的超级布局。 那些嗅觉敏锐的产业资本,开始行动起来,试图在电力和算力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而山高控股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和领军者。 更令人充满想象的是,这个闭环一旦链接上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技术革新和无所不在的应用场景,其爆发出的能量不可估量。 中泰证券更是大胆预测,完成电算一体化布局的山高控股,将从“中国电算龙头”成长为“全球电算王者”。研报预计,2025-2027年,山高控股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5.87亿、67.71亿和73.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2.16亿、4.56亿和5.55亿元。 四年前,山高控股向产业控股集团转型,不但押注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胆突破产业边界,构建产业生态闭环。 那一年,它控股收购山高新能源,持股比例达43.5%,这标志着公司向新能源赛道的战略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此后,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增持股份至56.97%,增强了对山高新能源的战略控制力和其在新能源领域的行业地位。 世纪互联,尽管碰上了AI大模型的超级风口,但同时也面临高昂的开发和运营成本,能源和算力是所有数据中心发展的两大关口。 该项目由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和山高控股主导,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力、太阳能资源构筑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电力网和算力网的有效融合。 对此,中泰证券在研报中也给出了数据,“该项目年发电量约为8.6亿度电,假设为世纪互联乌兰察布一期150MW项目供电40%测算,在中性条件下可实现约为7800万元/年的增量经济效益。未来,100%供电的1GW数据中心可产生的增量经济效益为13亿元/年。” 山高控股这一开创性之举,将绿电、算力和产业资本平台,焊接成了一个商业平台,放眼整个行业,也是一个为数不多的落地案例。 未来,每个枢纽节点都可能复刻一个乌兰察布。可以说,山高控股在电算一体化上的探索,为缓解中国科技产业对电力的极度焦虑,提供了新的方案和出路。 一是山高控股的扩张路径与黑石不谋而合。前期通过并购优质资产,强化电算一体化布局,后期预计会加速完成覆盖东西部的全国化布局。 二是乌兰察布项目,作为重要的标杆实践案例,将推动山高控股落地更多绿色算力中心的建设。在解决了电力和碳排放之后,山高控股数据中心资产自带“绿色基因”,就为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等需求高地带来可能,乌兰察布模式的未来,很有可能升级到2.0版本,在环沪、环杭、环深等人工智能发展最快,算力需求最高的地区提供更高品质的AI基建解决方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电算一体化网络。 三是近期山东高速集团与华为合作,将产业实践推向了新高度。山高控股作为集团旗下唯一电算一体化平台,华为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和广泛应用生态,双方可以深度耦合,推动电算底座向越来越多的产业和场景延伸。不难推断,未来,山高控股还将与更多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构建电算一体生态圈,并成为打造整个AI联盟生态的重要基石。 这是机构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巨头,提前给出了押注。市场将山高控股与黑石对标,暗示的不仅是估值逻辑,更是战略级野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