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又陆陆续续在各种公开场合阐述蓝图4的一些理念(如去年在特斯拉“We, Robot”活动上,老马也反复cue到),直到现在,完整规划内容终于出炉。 自特斯拉成立以来,我们的每一次“宏伟蓝图”迭代都聚焦于同一个北极星目标:在不妥协的前提下,实现不受限制的可持续发展。 特斯拉故事的下一篇章,将帮助我们创造一个人类才刚刚开始想象的世界,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实现。我们正在打造的产物和服务,将把AI真正带入物理世界。 如今,我们正在把制造能力与自主研发实力结合起来,推出新的产物和服务,加速全球繁荣和人类幸福,推动经济增长的普惠共享。我们正在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大规模统一,从而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清洁、更美好的世界。 一个领域的增长,并不需要以另一个领域的衰退为代价。资源的短缺,可以通过技术的进步、更大的创新和新的想法来化解。 像半导体和互联网这样的突破性发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能性——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到让更多人能够获取信息,再到促进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的主要交通方式都是马匹。直到过去五十多年,化石燃料驱动的内燃机汽车才成为标准和预期的交通工具。 曾经,人们认为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电池,从而让交通行业脱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一种愚蠢的幻想——直到特斯拉引领了这条道路。 太阳能发电和大规模储能设施,正在以更经济、更可持续的方式,提升社区清洁电力的可用性与可靠性。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显著改善交通的可负担性、普及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污染,特别是在日益拥挤的全球城市。自主人形机器人Optimus,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劳动的认知,也改变了劳动的可用性和能力。那些枯燥或危险的工作,如今可以交由其他方式完成。 我们如何开发和使用自动化技术——以及它带来的新能力——必须以其改善人类生存状况的潜力为指导。通过自动化技术,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更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核心使命,并且未来也将如此。 真正的精英社会标志,是为每个人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发挥技能,实现想象中的可能。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这些机会,而技术的进步能确保我们最大化利用最宝贵、最有限的资源——时间。 要让资源不再稀缺,需要不懈且精益求精的执行力。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会有人称赞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必然遭遇的每一次障碍和挫折。但当我们最终跨越这些挑战时,批评者们会看到,他们曾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真的可能。 我们的第一步,是制造了一款令人兴奋的跑车——Roadster。随后,我们利用这些利润,投入了更实惠、但依旧令人振奋的产物——Model S和Model X的开发与生产。接着,我们重复了这一模式,推出Model 3、Model Y,并持续推进。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迈出许许多多的步伐,有些很小,有些很大。但最终,每一次成功都会带来新的成功。即便在失败中,我们依然能够保持前进的动力。正是这股势能,使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可持续产物生态系统——涵盖交通、能源生产、储能以及机器人。 这一次,不仅仅是再迈出一步,而是特斯拉乃至全人类的一次飞跃。即将开发的工具,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一直梦想的世界——一个可持续富足的世界,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化地重新定义劳动力、出行方式与能源体系,让它真正惠及所有人。 《宏伟蓝图1》是由马斯克和特斯拉联合创始人于2006年发布,目标也是非常的明确——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核心就是推广电动汽车。 第一步:制造一款稍微贵一点、小批量的跑车(Roadster),目的是证明电动车可以拥有极致性能,吸引早期用户,并为后续研发积累资金。第二步:用赚到的钱开发一款价格稍低、产量适中的车型(Model S/X),目标是扩大市场,进一步验证技术和商业模式。第三步:再用赚到的钱造一款大众化且性价比较高的电动车(Model 3/Y),目标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真正将电动车推向主流市场。 整合能源生成与储存:创造配备集成储能功能的、美观的太阳能屋顶,将发电(Solar Roof)和储能(Powerwall/Powerpack)无缝结合。扩充产物线:向所有主要细分市场扩张,包括紧凑型SUV、皮卡(Cybertruck)和重型卡车(Semi)。发展自动驾驶:开发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的全自动驾驶能力。通过大规模车队学习,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实现车辆共享:当自动驾驶实现后,让你的特斯拉在你不用的时候,通过加入共享车队为你赚钱。 《宏伟蓝图2》的计划可以说是更加具备争议性,因为内容所涉及到的太阳能业务发展不如预期,Semi卡车交付延迟,而FSD的完全实现至今仍是“进行时”。 《宏伟蓝图3》发布于2023年,视角一下子提升到了全球乃至整个地球的层面,它更像是一份写给全人类的能源解决方案白皮书,而不仅仅是特斯拉一家的商业计划。 全面转向可再生能源电网:计算出全球实现100%可持续能源所需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太阳能、风能)和储能容量。全面电动化:计算出将全球所有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和供暖系统电动化所需的电池产能。可持续燃料的应用:为飞机、远洋航运等难以完全电动化的领域,规划使用氢能和可持续燃料的路径。投资估算:给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总投资额(约10万亿美元),并指出这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是完全可行的。 因为这一次,特斯拉不仅仅关注能源,而是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到物理世界中,类似于从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的转移。 因为在第四次蓝图的框架下,汽车本身也只是机器人生态中的一个特例,即一个在特定场景(道路交通)下执行特定任务(运输)的轮式机器人。 如果说FSD是驱动这个轮式机器人的“大脑”,它在经过通用化处理之后,可以被移植到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身上,让其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