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廊坊房价从曾经的 2 万多元高位,一路狂泻至如今的 4000 元左右,昔日辉煌不再。廊坊,这座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的城市,曾被视作 “京津走廊明珠”,在楼市狂飙的那些年,一度风光无限。 2014 到 2017 年间,北京房价高高在上,每平米五六万的价格,让众多普通上班族望楼兴叹。廊坊因紧邻北京,城铁半小时可达,房价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这一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 “北漂” 年轻人。 周末的售楼处被看房人群挤得水泄不通,销售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即便上午 10 点赶到,心仪户型也可能已被他人捷足先登。投资客更是蜂拥而至,看房团一辆辆大巴驶向售楼处,少则买两三套,多则一次性购入五六套。 2016 年初还 8000 元 / 平方米的楼盘,到年底就涨到 1.5 万元,部分热门区域甚至突破 2 万元大关。紧邻北京的燕郊更是疯狂,房价一度逼近 4 万元 / 平方米,火爆时看房要排队,上午看过的房子,下午可能就被订走。 但这场楼市盛宴并未持续太久。2017 年 3 月,廊坊出台堪称史上最严的限购政策,规定非本地户籍购房者需连续缴纳 3 年社保或个税。这一政策如同一记重锤,直接将来自北京的主要购房群体拒之门外。 原本热闹非凡的售楼处瞬间变得冷冷清清,中介的电话也不再频繁响起。此后,廊坊房价一路下跌,2018 年跌破 1.5 万元,2020 年进一步降至 1 万元左右,到 2024 年,主城区房价普遍在 4000 - 5000 元 / 平方米,部分偏远区域甚至低至 3000 多元。 燕郊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房价从高点近 4 万元 / 平方米,跌至目前 1 万元出头,跌幅超过 70%。那些在高位接盘的购房者,损失惨重,当年花 200 万元购置的房产,如今市值不到 80 万元,亏损高达 120 万元。 如今走进廊坊的新开发区,白天能看到整齐的楼宇和宽阔的道路,可一到夜晚,大片住宅区漆黑一片,十栋楼里亮灯的不到三栋,空置率高得惊人。物业人员透露,不少业主买房后从未入住,有的甚至连装修都没进行。 官方数据显示,廊坊常住人口增长明显放缓,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负增长。究其根源,产业基础薄弱是关键。廊坊的主导产业多为传统制造业,像家具、建材、金属加工等,这些产业附加值低,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薪资水平也不高。 虽说也布局了高新技术产业,但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不足。同样的岗位,廊坊薪资比北京低 30% 以上,职业发展空间也远不如北京。教育资源方面,廊坊虽有一些优质中小学,但整体水平与北京仍存在明显差距。 通勤问题更是让人头疼,早高峰进京检查站常常排起长队,驾车进京有时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城际铁路车次有限,高峰时段拥挤不堪,不少人抱怨 “每天通勤 4 小时,回到家累得不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为了刺激楼市,“首付 3 万起”“送车位送装修”“买房送工作” 等广告随处可见。目前廊坊一套 100 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普遍只有 2000 元左右,而房价在 40 - 50 万元。廊坊楼市的现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续如何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